日本早在上个世纪 1970 年代就进入的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在 1970 年达到 7%(老龄化社会);在 1994 年达到14%(老龄社会);在 2010 年达到 23%(超老龄社会);并且将在 2020 年达到30% ;在 2050 年达到 40%。在发达国家中,就老龄化率由 7%(老龄化社会)提高到 14%(老龄社会)所需的时间而言,法国为 115 年,瑞典为 85 年,英国为 47 年,德国为 40 年,日本仅为 24 年。
日本政府为建设社会养老体系,在 1989 年开始实施“社会养老黄金10 年计划”以及 1999 年的“新黄金计划”,并且通过立法在 2000 年开始实施“介护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中,被保险者有两类,第一类是 65 岁以上者,称为“第一号被保险者”;第二类是 40 岁以上 65 岁以下加入医疗保险者,又称“第二号被保险者”(40岁开始成为强制保险对象)。日本的市、区与街道、村以及特区等行政单位成为法定保险人。
日本介护保险的财务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公费(也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50%,二是“保险费(雇佣单位与员工分担)”50%,个人仅负担 20-30%。50% 的公费负担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在养老社会化中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日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突出“公助”、社保“大包大揽”的特点。
现在,这种以“公助”为主要特点的日本的社保体系正面临着“2025风险”。一方面,日本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所谓“团块世代”共有 800 万人将在 2025 年“集体涌入”75 岁以上的“后期高龄老人”阶段,日本的年金、医疗保险、介护保险等社保的财政将遭遇“崩盘”的巨大风险。根据大数据分析,在社保费用方面,75岁以上的后期高龄老人与 65 岁至 74岁的前期高龄老人相比,在医疗保险上,后期高龄老人每年人均额度为前期高龄老人的 5 倍。介护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上,后期高龄老人每年的人均额度为前期高龄老人的 10 倍。
进入 2025 年后,800 万新增的后期高龄老人将为日本的社保增加 4 万亿日元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随着日本社会快速从老龄化社会向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过度,日本的介护保险(养老服务保险)在制度设计时存在严重失误(例如对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年限估算偏低、社保“大包大揽”,给付条件宽厚),其总费用从 2000 年实施介护保险制度时的 3.6 万亿日元增加到 2015年的 9.9 万亿日元,增长了 2.8 倍 ;这些费用的大幅度攀升自然对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显然,日本现行的社保体系已经难以持续。为了保证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日本政府从 2005 年开始先后 5 次修改相关法律制度,一方面促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向“重视预防的方向转型”,另一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抬高保险给付的门槛、缩小保险给付的范围、延长保险给付开始的年龄、并且增加个人保费负担额度,开始按照经济收入状况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减少对高收入阶层老年人的保险给付额度等等,日本的养老社保体系正在试图从重视“公助”的特色向鼓励个人“自助”的方向过度。正是这个方向性的变化为日本金融业开拓现代养老产业提供了“天赐良机”。日本官民圆桌会议 :老龄化社会与金融服务
为了配合日本养老社保体系从“公助”、社保“大包大揽”的特色向鼓励个人“自助”的方向过度,日本政府从 2010 年开始重视金融业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2012 年,在日本政府的金融业主管机构“日本金融厅”的主导下建立了“官民圆桌会议 :老龄化社会与金融服务”作业部会。
圆桌会议的参与方主要有 3 类,一是政府的金融主管部门,如日本金融厅、日本银行(央行)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二是金融业的行业团体,如日本全国银行协会、日本全国地方银行协会、日本生命保险协会、日本损害保险协会、日本证券协会等 ;三是外部专家,如大学与科研机构的金融专家、老年学专家、养老护理专家和医学专家的代表。圆桌会议的参与者和外部专家可以“自由地高谈阔论”,共同整理出问题要点,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每月定期召开 1-2 次的“官民圆桌会议 :老龄化社会与金融服务”作业部会主要围绕着 2 大主题开展活动。
第一个主题是针对已退休老年人的,讨论和研究如何设计开发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例如,养老金融服务如何“走进社区”?日本 90% 以上的老人居家养老,“居家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服务应该如何支持“居家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的建设?而且,日本的空巢老人比例和认知症老人的比例都相当高,针对空巢老人和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应该提供怎样的金融服务?如何帮助老人实现住宅的资金化?
第二个主题是针对仍在工作中的青壮年和中年人,讨论和研究如何为他们设计开发养老与投资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例如,对家有养老父母需要尽孝的中年人群体应该设计开发怎样的养老护理金融商品?对担心自己将来养老的中高年人群体应该提供怎样的长期投资商品和金融服务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把各自设计开发的养老金融商品和养老金融服务拿到圆桌会议上介绍和讨论,政府的金融主管部门官员和专家与金融机构互动,对其中具有社会意义和创新性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会加快金融行政的商品审批速度,促进其市场化应用。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通过这种官民圆桌会议的形式促进了与现代养老金融相关的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例如,银行、证券和保险的营业环境与服务设备的“适老化”改造、养老金融基础知识教育手册的发行、以及在金融行业针对员工普及老年医学和养老护理基础知识的活动等等。
目前,日本主要的金融集团在大区营业网点基本上配置了拥有养老护理经理专业职称(国家考试资格)或是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金融人才。保险业开拓现代养老产业 :日本的实践与经验
金融业开拓现代养老产业,就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养老金融市场”。现代养老金融市场可以分为 3 个细分市场,一是面向产业领域的市场,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市场,三是面向个人客户的市场。日本金融业开拓现代养老金融市场的实践与经验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在产业领域,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的单枪匹马,有的跨界联合共同打造“现代养老产业发展基金”,在资金上支持现代养老产业的发展 ;有的开展“健康养老住宅投资信托”发展养老住宅,也有的金融机构投资并购养老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
在面向企业客户的领域,银行或是向养老服务业提供低息贷款,或是从事债权回收的代理服务,保险公司则在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赔偿责任保险的业务上、以及企业年金运作上拓展业务空间。
在面向个人客户的领域,银行可以向个人客户提供长期护理贷款或是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公司则开展个人年金业务、提供商业的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开发设计包括认知症保险在内的各种养老保险新商品。
日本的保险业早在上个世纪 1970年代就开发销售了养老保险商品,但是,日本的养老保险市场正式启动是在上个世纪 1990 年代中期,从 1996年开始,个人年金保险等商品和相关的服务逐渐应市。由于早期的日本养老社保体系“公助”力度大、“大包大揽”的待遇比较丰厚,所以,日本的商业医疗保险的家庭参保比率为 92.4%,而商业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参保比率只有 16%。但是,随着日本的养老社保体系从重视“公助”、“大包大揽”的特色向鼓励个人“自助”的方向过度,今后日本政府和财政在养老社保上将采取“收缩”的战略,个人自助的领域将逐步扩大,这就为日本保险业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更加大的空间。而且,日本保险业在个人年金保险以及长期护理保险以外的养老保险商品的设计开发上已经攻克了许多技术难点,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市场应用的经验。
目前,日本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各大保险公司新近推出销售的养老保险商品多达 120 种。